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【原文】

知止而后有定①;定而后能静②;静而后能安③;安而后能虑④;虑而后能得⑤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⑥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⑦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知止而后有定:《大学直指》云:“止之一字,虽指至善,只是明德本体,此节指点人处,最重在知之一字。”《礼记正义》:“知止而后有定者,更覆说止于至善之事。既知止于至善,而后心能有定,不有差贰也。”言止于至善之程序及功效,在于静、定、安、虑、得五个层次。定,谓志有定向。
 
②定而后能静:《礼记正义》:“心定无欲改,能静不躁求也。”静,谓心不妄动。
 
③静而后能安:《礼记正义》:“以静故情性安和也。”安,谓所处而安。
 
④安而后能虑:《礼记正义》:“情既安和,能思虑于事也。”虑,谓处事精详。
 
⑤虑而后能得:《礼记正义》:“既能思虑,然后于事得安也。”得,谓得其所止。
 
⑥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:《礼记正义》:“若于事得宜,而天下万物有本有末,经营百事有终有始也。”
 
⑦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:《礼记正义》:“知所先后者,既能如此,天下百事万物,皆识知其先后也。则近道矣者,若能行此诸事,则附近于大道矣。”
 
【翻译】

知道要止于至善,然后才能志有定向;志有定向,然后才能心不妄动;心不妄动,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;安于目前的处境,然后才能虑事精详;虑事精详,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。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,有终结和开始。能够明了万事万物本末始终的道理,皆接近于明了大学之道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