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0言
首页
动态
搜索
公众号:5000言
手机扫码访问本页
公众号:5000言
登录 注册
大学
《大学》原为《礼记》中的第四十二篇。宋朝程颢、程颐兄弟把它从《礼记》中抽出,编次章句。朱熹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编注释,称为《四书》,从此《大学》成为儒家经典。
全文
目录
简介
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当前位置:
主页
大学
第一章
【原文】
知止而后有定①;定而后能静②;静而后能安③;安而后能虑④;虑而后能得⑤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⑥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⑦。
【注释】
①知止而后有定:《
大学
直指》云:“止之一字,虽指至善,只是明德本体,此节指点人处,最重在知之一字。”《
礼记
正义》:“知止而后有定者,更覆说止于至善之事。既知止于至善,而后心能有定,不有差贰也。”言止于至善之程序及功效,在于静、定、安、虑、得五个层次。定,谓志有定向。
②定而后能静:《礼记正义》:“心定无欲改,能静不躁求也。”静,谓心不妄动。
③静而后能安:《礼记正义》:“以静故情性安和也。”安,谓所处而安。
④安而后能虑:《礼记正义》:“情既安和,能思虑于事也。”虑,谓处事精详。
⑤虑而后能得:《礼记正义》:“既能思虑,然后于事得安也。”得,谓得其所止。
⑥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:《礼记正义》:“若于事得宜,而天下万物有本有末,经营百事有终有始也。”
⑦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:《礼记正义》:“知所先后者,既能如此,天下百事万物,皆识知其先后也。则近道矣者,若能行此诸事,则附近于大道矣。”
【翻译】
知道要止于至善,然后才能志有定向;志有定向,然后才能心不妄动;心不妄动,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;安于目前的处境,然后才能虑事精详;虑事精详,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。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,有终结和开始。能够明了万事万物本末始终的道理,皆接近于明了大学之道了。
上一篇: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下一篇: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共
0
条评论
最新
最早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短信登录
密码登录
登录5000言
账号
验证码
获取验证码
登录 / 注册
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,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
登录5000言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注册
登录